科研新闻

更多>
  • 2023年11月26日上午,由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承办的我校学科交叉论坛(第二十三期)——“超限探测及交叉应用”在信息楼133会议室召开。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东艳教授、医学与健康研究院郑丰教授、地理科学学院周立旻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卢伟强教授、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王妍研究员、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吴兵博士作为论坛嘉宾应邀作报告。论坛由学院副院长李庆利教授主持,相关学科师生参与了此次论坛。 报告嘉宾围绕“超限探测”这一主题,以 “探天”、“探地”、“探人”三个角度为切入点开展报告。刘东艳教授详细介绍了海洋藻类的智能分类方法与难点;周立旻教授具体阐述了从石漠化到盐碱地生态治理与产业化开发;吴兵博士围绕自己的研究领域,详细介绍了面向火星环绕探测的光谱成像技术;郑丰教授结合自己的实际研究成果,阐释了慢性肾脏病诊治所面临的现状、问题及挑战;卢伟强教授介绍了代谢物信号的识别和精准干预;王妍研究员报告了超限医学图像分析进展。超限探测指的是超越传统技术、知识或理论的限制,采用创新的方法和技术,实现对更广泛、更深入、更复杂对象的探测和感知。这种探测可以涉及天文、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以突破
  • 2023年11月24日上午,我校学科交叉论坛(第二十二期)-当“物理”偶遇“环境”在光学大楼A508如期举行,本次论坛由校科技处、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联合主办,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承办。论坛发起人为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关小红教授。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胡炳文教授、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姚叶锋研究员、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陈缙泉教授应邀作报告。论坛由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关小红教授和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王雪璐青年研究员主持,相关学科师生及科技处科管人员参加了论坛。 在论坛报告环节,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胡炳文教授以“锂电池中的顺磁共振”为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顺磁共振技术与顺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技术痛点、现有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姚叶锋研究员以“分子靶向核磁技术在化学和医学中的引用”为题,以“能否选择性地实现特定代谢分子的波谱和成像”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分子靶向核磁技术与零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陈缙泉教授以“飞秒时间分辨光谱技术与应用”为题,介绍了时间分辨光谱技术与时间分辨偏振光谱技术的原理与发展概况,以及核酸三重激发态动力学与人工调控、分子体系手系光谱产生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通知公告

更多>

学术报告

更多>
办事流程